
科普 | 分布式共识案例研究
本文旨在通过案例研究来探索是否能在 “非常安全” 和 “足够安全” 之间划出界限。
本文旨在通过案例研究来探索是否能在 “非常安全” 和 “足够安全” 之间划出界限。
社区里又继续了一些讨论,对我自己也有一些启发,还是值得一看,所以又转载一次,作为上一篇的续。
一个攻击者只需使用很少的权益份额(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零份额),就能用虚假数据填满某个节点的硬盘和内存,致使其崩溃。我们认为所有基于 UTXO 和最长链原则的权益证明模型都容易受到这类“虚假权益”攻击的影响。
要创建一个更加适用于不稳定环境的系统,至少要允许节点掉线,不能假设所有节点都是完全诚实的。
没错,就是 Lamport 是第一作者,发表于 1982 年的那篇《拜占庭将军问题》
为什么中本聪共识在异步环境下不具备严格安全性,但仍然是一个重大突破?
一窥传统的分布式系统领域的研究成果。
在分布式系统中,达成共识意味着什么?
要理解共识机制的工作原理,先理解分布式系统。分布式系统是共识机制的运行环境,其属性也决定了算法必须处理的问题和不可逾越的边界。
共识机制的选择决定了网络的结构,吞吐量以及系统的可信程度。